“网上云祭扫 服务零距离 ”南京“云祭扫”来了!

来源:南京日报 发布:2022-03-21 14:54:49
在线祭扫、线上免费建馆、家庭追思会……今年清明期间,考虑到扫墓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,会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加大,南京市提倡家庭追思、网络祭扫等方式,大力推广“云祭扫”。

变化的是祭扫形式,不变的是无限追思。

随着清明节临近,越来越多的市民已加入到“云祭扫”的行列中来,倡导和推广这种绿色、安全、文明的祭祀方式和理念。

“宁思念”3.0版上线,上百万市民进行在线祭扫

刚刚过去的双休日,家住江北新区顶山街道临江社区的吴先生和家人,通过“宁思念”网上祭扫平台,足不出户为父母在线扫墓。

“这个云祭扫平台很好,政府用心了。我打算在清明节当天在网上再为父母开个家庭追思会,写上几句心里话,传些照片,向父母讲讲这些年我在南京的发展变化。”吴先生说。

记者在“宁思念”网络祭扫平台看到,很多市民写下许多感人至深的话,“几分依恋,几许遗憾,您去了另一个世界,却把善良和淳朴留给了人间。我会继承您的优良品格,把我们的家风世代传承!”“一片哀思祭亡灵,两行清泪流不停。片片缅怀化蝶舞,送给亲人表寸心。但愿天国路不远,殷殷情深可倾听。”……这些网络追思寄语,让人动容。

今年清明期间,为推进移风易俗,市殡葬部门推出“宁思念”3.0版,重新优化用户页面,更新增殡葬资讯、办事指南、业务查询等功能,体验感更强,市民在家就可通过该平台进行网络祭扫。

记者了解到,3月10日开始,市民可通过“我的南京”App或“南京殡葬96444”微信公众号进入“宁思念”平台,进行网上祭扫、网上预约、留言祈福。市民创建或登录相应功能页面后,可输入逝者信息,运用献花、点烛、寄语等形式进行在线祭扫。

据殡葬部门统计,“宁思念”平台上线以来,已有上百万市民进行了在线祭扫。

网上祭祀逐渐兴起,市民纷纷建起“网上纪念堂”

在很多游子眼里,网上祭扫抚慰了他们“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”的现实需求,虽然改变了传统形式,但骨子里的精神保持不变。

这两天,在江宁大学城附近一家外资机构上班的王强轻点鼠标,为逝去的爷爷奶奶建起一座“网上纪念堂”,弥补今年清明期间无法赶回宁夏银川老家祭拜先人的遗憾。

王强还将“网上纪念堂”的链接发给亲友,亲友通过点击网页上设置的送花、鞠躬等按钮,在网络上缅怀先人,寄托哀思。

“只要心中留有对亲人的眷恋,无论是亲自上阵还是身处他乡,无论是一捧鲜花、几杯薄酒还是几行诗句、遥寄哀思,都是最好的纪念。”王强告诉记者。

像王强这样建起“网上纪念堂”的市民还有很多。

近年来,网上祭祀逐渐兴起。比如,南京市雨花功德园在全国率先开展了“云祭扫”,市民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或一部电脑,就可以随时上网调阅“云”系统里储存的视频资料,也可以免费建立自己的网络纪念馆。目前,该园网上纪念馆已有千人,访问量最大的一个纪念馆达到200多万次。

“我们已推出数字化生命遗产库,通过计算机云空间技术,结合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化手段留住逝者的音容笑貌,这也成为雨花功德园生态葬的配套载体,方便市民实现绿色网络祭扫。”雨花功德园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截至目前,南京全市各大陵园都开辟了生态葬区,仅长眠于雨花功德园的生态葬逝者就有9000多名。据悉,这些陵园多已建立网络纪念馆提供网上服务,包括帮用户创建生平传记,提供鲜花祭扫、缅怀等服务。

智慧殡葬,助推行业更加便民、透明、优质

网上祭扫不仅是非常时期的应急之举,也是“互联网+”时代的一种新的祭扫方式。这也对殡葬服务提出了更高、更新的要求。

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处通过整合汇聚政府、殡仪馆、墓园多方殡葬服务资源,开展殡葬智能服务,实施数字化转型,打造群众“掌上办事”平台,让群众方便办、轻松办、满意办,让科技成果惠及群众日常生活。

网上云祭扫,服务零距离。

今年清明期间,南京市各殡葬服务机构主动公布公墓信息、服务电话,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,拓宽祭扫服务渠道,大力推行“互联网+殡葬服务”,提升服务保障水平,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。

“生者平安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。祭扫重在表达感情,‘云祭扫’、居家追思、代祭扫等方式同样可以表达缅怀追思之情。”采访中,众多市民表达了这样的感受。

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随着老百姓观念意识的逐步改变,未来网络“云祭扫”推广程度越来越高,智慧殡葬也将助推殡葬行业更加便民、透明、优质,特别在破除殡葬旧习,移风易俗,推动殡葬管理服务模式创新方面,必将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。

相关新闻

最近更新